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王者荣耀》的成功,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为什么专业从业者评价并不很高的游戏,能得到如此火热的市场反馈?与其说市场奖励强者,不如说市场奖励把握普遍规律的聪明人。

作者 | 魔小妹

审稿 | @NowGame

出品 | 比特魔方

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2020年春节,《王者荣耀》再一次登上舆论巅峰。大年初一,《王者荣耀》单日流水近20亿的新闻广为流传,成为疫情之下“因祸得福”的案例。

《王者荣耀》的火爆已经不是春节期间的阶段现象,而是接近常态化——这款手机游戏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日活用户最高超过1亿,新皮肤上线后一日营收就能超过1.5亿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王者荣耀》惊人的盈利能力,还意味着:这款手游以前辈们从未有过的速度,完成了“出圈”。

比如从性别数据上看,《王者荣耀》玩家中女性用户占比超过50%,成功突破了性别壁垒。魔小妹身边就有不少女孩喜欢玩。

比特魔方的读者们大多是链游玩家。不要说你们也知道,“出圈”的难度有多大。

那么,是什么让《王者荣耀》穿破“次元壁”,让不玩游戏的人群参与进来?是什么让《王者荣耀》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

一款突破圈层的产品,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反思自己对《王者荣耀》的偏见:生存的障碍,是傲慢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无独有偶,在专业游戏玩家眼中,《王者荣耀》的排名和它的火爆程度完全不成正比。

魔小妹之前对《王者荣耀》不太在意。作为一个泛游戏文化爱好者,魔小妹的视角总是萦绕在主机游戏上,对手游鲜有青睐。

很多硬核玩家和一些游戏媒体也是如此,很少讨论、报道《王者荣耀》等手机游戏资讯。专业选手更是如此。

据传中国电竞圈有一条鄙视链:星际争霸的玩家看不起魔兽争霸,魔兽争霸的玩家看不起DOTA的玩家,DOTA玩家看不起英雄联盟的玩家,以上所有游戏的玩家都看不起王者荣耀的玩家……

不过,市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馈。事实证明,专业人士和资深用户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大众用户的喜好和需求。

除了前文提过的各种数据,玩家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王者荣耀》的热度。魔小妹在另一个平台上担任游戏版块编委,每周收到的玩家投稿稿件中,至少有30%是《王者荣耀》相关。这真是太惊人了。

魔小妹从《王者荣耀》中得到的第一个收获是:不能用专业眼光评价大众行为。而大众的实际行为,才是最好的市场标准。

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王者荣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而不论你玩不玩《王者荣耀》,对这样一个爆款产品深入研究,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做减法、接地气:国民游戏如何炼成?

魔小妹找了不少《王者荣耀》相关的分析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乐游科技控股CEO许怡然老师在得到开了一期讲座,分析《王者荣耀》的成功原因。引用许老师的观点来说:

《王者荣耀》的成功归功于两点:做减法、接地气。

  • 两个减法:降低策略游戏难度、操作手游化

第一个减法,是《王者荣耀》继承了MOBA游戏的风格,在休闲化、自动化、加速化、免费化四个方面更进一步。

第二个减法,是《王者荣耀》完成了操作“手游化”,让玩家们真正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英雄,释放技能。

通过大胆放弃复杂战术,加快游戏节奏,让人能利用碎片时间参与;通过团队模式弥补部分玩家的技术缺陷,同时增强社交体验;通过大幅度降低新人准入门槛,最大限度减少被劝退的玩家。

2015年,《王者荣耀》在行业质疑声中推出,伴随国内各大运营商纷纷降低手机流量资费,一举成为现象级游戏。

然而,想要打破圈层,只靠做减法是不够的。《王者荣耀》还用好了两个武器:社交雪球、接地气的IP。

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 两个武器:社交雪球、内容接地气

《王者荣耀》依托腾讯的社交体系,很快建成了一套“滚雪球”式的玩家网络。

熟人圈子中,玩家可以通过QQ或微信登录游戏,可以很方便地邀请好友,也能实时看到每个好友的战绩和段位。这让《王者荣耀》中战绩优异的玩家获得社交红利,更愿意参与。而很多不玩游戏的用户出于社交考虑,也纷纷加入到游戏中。

陌生人社交圈中,玩家们可以利用系统匹配,认识类似段位、相近地理位置的朋友,在游戏中不断加深交往深度。

《王者荣耀》的社交衍生现象,甚至给很多研究者提供了素材。2019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中,魔小妹就看到了基于《王者荣耀》社交模式的相关研究。

另一方面,《王者荣耀》非常高明的一点是:英雄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见人物,非常接地气。

玩家们不仅能迅速消减了对游戏的陌生感,还能利用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玩收集、组CP,把自己对人物的喜爱,移植给《王者荣耀》。这还让很多女性用户体验到了收集玩法的乐趣,在游戏中自得其乐。

出圈的《王者荣耀》:一边被鄙视,一边被追捧

《王者荣耀》: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之前我们聊过太阳马戏团。太阳马戏团的成功与《王者荣耀》有类似之处。

太阳马戏团的创始人是一个高跷艺人,少年时代就在欧洲学艺。他敏锐地发现了玄机:观众要的是快乐,不是动物!

他回到加拿大后,创建了太阳马戏团。果断放弃高成本的动物表演,运用戏剧化技巧,用人物演员的舞台表现力丰富节目,很快脱颖而出。

《王者荣耀》的减法策略,也解答了类似的问题: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快乐。

而快乐和高难度操作、复杂策略并没有必然联系。

《王者荣耀》大胆革新了游戏行业内的既定模式,用社交和接地气的IP接近用户,用做减法的模式贴合用户的核心需求,最终成就了自己。

用市场标准来判断一款游戏“好不好”,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能拉来人,能留住人,留住的人能通过熟人朋友圈带来更多的用户。

反观我们身边的区块链应用,面临的情况也很类似:如何降低使用门槛,留住核心用户,并让用户愿意介绍更多人?

要做到这一点,或许我们要放低身段,抛弃很多优越感,摸索出最接地气的路。

与其说市场奖励强者,不如说市场奖励的是把握普遍规律的聪明人,奖励最有适应性的人。

游戏的世界异彩纷呈。

我们可以欣赏《巫师3》的宏大、《荒野大镖客2》的逼真、《骑马与砍杀》的耐玩同时,也能学习《王者荣耀》成功背后的简洁与价值。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你留下自己对于《王者荣耀》的看法。

参考资料:

《许怡然 · 解密爆款游戏之王者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