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意到产品:造就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梦幻团队

封面新闻记者谭雨晴

10月21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由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上海临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从创意到产品:跨越式发展”科技智慧图书馆、封面新闻、成都市科幻协会“世界梦之队、大科技、大融合”主题沙龙拉开帷幕。

沙龙圆桌会议上,围绕“科幻、科技、未来”,如何打造融合大规模跨界科技的科幻团队,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推动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 ”主题上,来自教育、科技、科幻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科幻作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展开了思想碰撞。

#f:6:5:6:a:c:9:e:4:0:3:b:a:d:f:6:0:e:a:0:7:5:3:e:5:e:9:b:a:4:e:b#

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进行思想碰撞

从创意到产品:造就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梦幻团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81届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中方联合主席何曦表示,从文学创作角度看,科幻小说对于培养跨学科人才具有一定作用。 “科幻小说只有200年的历史,它诞生的时间非常准确,可以精确到某年某月。然而,在这短短的200年里,它实际上拓展了文学的很多边界。”并探索了许多传统文学以前没有探索过的主题。”

何曦表示,在科技迎来大发展的当下,科幻小说反映了整个人类生活,“不仅是科技对人的影响,还有我们对未来的一些担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以荣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好的科幻产品。 他认为超级符号就是超级产品。

“对于我们‘打造大跨界、大科技、大融合的梦之队’这一主题,这绝对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和努力。我也相信,我们中国科幻产业一定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世界科幻产业。” 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电子科技大学文教处处长、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西林介绍,为了促进跨学科、在跨界人才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做出了多种尝试,如“新工科”+新商科、“新工科+新艺术”等人才培养模式超级人类科技,以及多个跨学院、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内设立了“数字文化与传媒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学科研究中心。

从创意到产品:造就大跨界大科技、大交融的梦幻团队

“我自己的一个经验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能够唤起我们集体记忆或者共同情感的内容,用情感把故事传达到我们观众的心里,然后孵化我们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诗苗分享了如何孵化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经验在从事数字人文研究时。

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馆长助理胡杰文也在圆桌会议上分享了智慧图书馆计划建立科幻图书馆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刘慈欣是一个巨大的符号,‘三- 《身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符号,《流浪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符号。巨大的符号,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符号还是太少了。我们的智慧图书馆希望为这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和环境。 ”

圆桌最后,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梅分享了她继续组织年轻一代推动科幻探索的经验。 “我们觉得所谓的大科技、大融合,其实是跨学科、跨身份、跨年龄、跨地域的思想和理念的碰撞。我们希望未来能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谢梅总结道。

据她介绍,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精英训练营”已成功举办三届。 在训练营中,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级别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动。 讲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这场充满跨学科和思想碰撞的培训中,同学们跨界协作涌现出许多创造性成果。

编者注:

即将过去的2017年,我们看到了众多新技术、新模式的兴起与消亡,产品的惊艳与平庸,科技巨头的沉浮……腾讯科技推出十大盘点系列科技行业在岁末之际带您回顾精彩的2017年。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技可能意味着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 但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那些更复杂、更前沿的技术,虽然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却有足够的潜力改变人类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2017年十大前沿技术。

说到人工智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能够碾压中日韩顶尖围棋选手。 事实上,下围棋只是人工智能最基本的应用。 2017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从幕后走向舞台的一年。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很多行业、很多技术都开始融入人工智能技术。 人类的未来注定属于人工智能。

除了人工智能之外,2017年出现频率最高的另一项前沿技术就是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电动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谷歌、Uber、苹果等科技公司,到通用、奔驰、日产、沃尔沃等传统汽车制造商,都在加紧研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

由“科技钢铁侠”埃隆·马斯克首次提出的超级高铁概念,从2017年开始逐渐成为现实。这种时速可达1200公里的交通工具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部分地区破土动工。

量子计算机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但是2017年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IBM开发了22位量子处理器超级人类科技,芯片电子元件接近绝对零。 与此同时,IBM还开发出了51位和53位量子计算,这无疑是里程碑。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继续对零售业产生重大影响。 零售业已经从过去线上线下的不兼容,开始线上线下融合,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全新的新零售生态。

亚马逊的Go无人便利店经过多年的测试,今年终于进入最后阶段。 最神奇的是,我们走进超市后,可以直接取货离开。 至于识别、支付、产品检验等工作,就交给亚马逊吧。

人类总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想要突破极限,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机器人外骨骼技术不仅让人类超越自身极限,而且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量。 它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帮助瘫痪或瘫痪的患者重新站起来。

太阳能热光伏电池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它们的效率可以提高一倍。 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的瓶颈是热转换效率,这一直是困扰很多企业的最大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新型太阳能热光伏电池不仅比传统光伏电池吸收更多的能量,而且转换速度也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火星车轮胎磨损过快的问题,NASA开发了一种具有记忆效应的金属网格轮胎。 这种轮胎不仅像橡胶轮胎一样有弹性,而且极其耐磨,不用担心刺破、漏气的情况。 而且记忆效应让它在变形后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当然,它不仅适用于火星车,未来也可能用于普通汽车。

今年,人类细胞图谱项目正式启动。 这个项目由众多国际顶尖科学家发起,希望利用基因组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最强大的工具来捕获和观察人体中的37.2万亿个细胞。 该项目的目的是破译人体每个细胞的类型和特征,构建健康人体的参考图谱,从而加速生物医学的进步,例如了解人类各种疾病的原因。

发表回复